第609章 开海之议(第2/3 页)
了,而且还能发监国令谕,还能称孤道寡,这特么还不是国本?
陈洪心酸的拜道:“奴婢听见了。”
嘉靖皇帝又道:“听见了就下去吧。”
陈洪可怜巴巴的下去了,心里委屈到极致。
感觉自己把脏活累活都干了,最后却得不到一句辛苦,真是太让人伤心了。
等到陈洪离开之后,嘉靖皇帝又笑道:“看到没,陈洪委屈了。”
朱载坖道:“他当然委屈了,本来他还以为自己有功呢,结果啥也没有。”
嘉靖皇帝又笑道:“功劳又岂是那么容易就有的?这些所谓的奸臣虽恶,但他也好好掂量一下,若是朕的把他呈上来的奸臣,按照名单都给抓了,这朝廷的事情怎么办?没一点脑子,都当了这么久的司礼监掌印,还不知道杀鸡儆猴的道理,总想着一网捞个大的,真是太愚蠢了!”
朱载坖道:“这也是陈洪立功心切。”
嘉靖皇帝呵呵道:“他倒是心切了,朕的朝廷怎么办?当年太祖皇帝杀贪官还知道分批呢,结果他这一份奏疏上来全给拿了。哎,愚蠢啊愚蠢!”
朱载坖听着嘉靖皇帝感慨,又说道:“要不让李芳给他提个醒?”
嘉靖皇帝呵呵道:“他会听李芳的?”
朱载坖也跟着苦笑一声,好像以陈洪的个性,似乎也并不会真的听李芳的建议。
嘉靖皇帝又拿起了那份名单,在手里拍了拍,“算了慢慢来吧,给他机会他都不中用。”
接着嘉靖皇帝就将手中的奸臣名单放在了一边又看着朱载坖道:“开海之事,准备得如何了?“
朱载坖精神一振:“章程已拟妥,就等召集廷议。”
“你说徐阶会是什么态度?”
嘉靖皇帝又说起了徐阶,徐阶也算是夏言的门生,而夏言当年可是主张厉行海禁之政的急先锋。
大明现在的市舶司被关闭的仅剩下广东一处,闽、浙两市舶司皆被夏言以当年发生在宁波争贡之役而裁撤掉了。
如今若想要再次重开市舶司,重提开海旧事。
朝中百官们的阻力不可不虑,否则即便是有嘉靖皇帝和朱载坖的强令去推,也不见得能将此事真正办成。
“徐阶.”
朱载坖苦笑一声,“表面不置可否,实则处处设障。回京之前,儿命人统计沿海可开港口,户部竟以'账册遗失'为由拖延。”
嘉靖皇帝闻言冷哼一声,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文渊阁方向:“这些妖魔鬼怪和朕斗法多年,道行都见涨了呀!“
朱载坖心中呵呵,觉得嘉靖皇帝可算是迷过劲来了,这些年他一直躲在西苑,谜语治国,这些人精们岂能没有进步?
“过几天就召集廷议。你去亲自坐镇,朕倒要看看这些妖魔鬼怪还有什么手段敢阻挠开海!”
自从有了鸟粪岛的密报之后,嘉靖皇帝对开海的决心,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重上几分!
作为皇帝,他太清楚粮食的重要性了!
如果有足够的粮食,那么大明就可以成倍的积攒到足够的财富!
有了这些财富,何愁不能比肩文景,超越文景?
毕竟这可是一次成为“千古圣君”的重要机遇!
谁要敢阻拦,嘉靖皇帝必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!
数日后。
文华殿内,香炉青烟袅袅。
朱载坖高坐在殿内的首位之上。
内阁首辅徐阶领着文武百官分列两侧,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。
朱载坖环视群臣,朗声道:“今日奉陛下旨意,商议开海一事。自倭患平定以来,沿海民生困苦,朝廷税赋锐减。陛下以为开海通商,既可裕国,又可便民,实乃利国利民之举。诸位何议?”
朱载坖话音刚落,一位给事中便出列奏道:“臣六科给事中刘大全谨奏。王爷,倭寇虽暂平,但海上盗匪犹存。一旦开海,恐其死灰复燃,重蹈嘉靖二年争贡之役覆辙!”
朱载坖看着这位叫刘大全的给事中,淡淡道:“刘给事多虑了。近年来俞大猷、戚继光等整饬海防,水师战力大增。且开海后,可设水师巡逻商路,保商船平安。”
朱载坖这边刚刚说完,又一位御史站了出来。
“臣都察院御史韩德让谨奏:海禁乃祖制也!且我中华物资丰饶,百姓自给自足,何必开海行商贾低贱之术?且以广东市舶司论,广东因有市舶司在,海外白银入流,致使当地粮价一直偏高于其他地方数倍。”
“若执意开海,臣恐新增开海之处,重蹈广东市舶司覆辙,最后银贱伤农!”
韩德让的话顿时也引起了一阵的支持之声。
这个时候,曾经担任过大明联储主席的户部侍郎乔万金站了出来。
乔万金道:“此一时彼一时!广东市舶司是因管理不善,私贩横行。若由朝廷设立市舶司统一管理,既可平抑物价,又可增加税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