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7章 投名状(第2/4 页)
,难度要高的多!
所以一时间高拱也不由犹豫了起来。
而在这个时候海瑞的眼里却升起了光,他对张居正这个建议有天然的亲切感。
在海瑞的心里,大明如今最大的弊病就是因为土地兼并过甚,老百姓们几乎都无立锥之地了。
如果能够丈量土地,摸清天下的土地情况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,那么以后的朝廷自然也可以根据这些新的土地情况,去分拆问题,解决问题。
海瑞当即道:“我觉得此事可行,而且巡抚衙门就可以代为执行。”
高拱看着海瑞,又看着张居正,他心中虽有一丝纠结,但很快也被掐掉了。
高拱道:“好,这件事我认了,你们俩叫上鄢懋卿,让他来做出头鸟,刑部和应天巡抚衙门负责具体施行。”
高拱一句话就让躺着也中枪的鄢懋卿拉了进来。
毕竟在高拱眼里,鄢懋卿被朱载坖安排到南京来,就是给他们当肉盾的。
之前的事情不太容易拉上他,但是丈量土地这种事情本身就能和户部扯上关系,所以在这个时候拉上了鄢懋卿,那也是恰如其分,他想跑就没得跑!
这一刻,铁三角终于又一次达成了共识,接下来他们仨的表演也必将震撼大明!
京师这边,徐阶既然已经跪了,也认怂了。
朱载坖自然也是要投桃报李,给点面子的。
毕竟朱载坖想要的重开市舶司,可不是光只重开闽浙两地的市舶司。
朱载坖是想多开几处市舶司,并且还要成立一个高级别的主管衙门,去全权负责各市舶司的行政事务,为以后的“海关”体系打根基。
所以,在徐阶转头支持市舶司之后,朱载坖那边也心照不宣地配合着这场戏码。、
同事也发了一个让徐阶看得见的明文,让东厂停止了对徐家的暗中调查,失踪的徐安也“意外“地在京郊被找到,虽然已经不能说话,但性命无碍。
等到徐阶再一次见到徐安之后,他的心都在滴血,他认为他现在的被动,全都是拜陈洪那个该死的阉贼所赐。
若不是陈洪迷惑了他的眼睛,扰乱了他的判断,事情何至于此?
但陈洪此刻可比窦娥还冤!
明明是锦衣卫那边做的事情,怎么就算到他的头上?
而且现在他也被嘉靖皇帝拴在了身边,时时刻刻都在西苑万寿宫里待着,一刻都离不开。
以至于东厂的事情,现在都被李芳代劳了。
时间又过了数日。
朝堂上关于开海的讨论也是越来越热烈,原来被人认为会消极抵抗的内阁首辅徐阶,现在也逐渐的从反对者变成了温和的改革派。
这不禁也让朝廷其中其他反对开海的一众官僚,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叛。
他们都认为徐阶在背叛他们的利益,也在背叛他们立场。
更有甚至,都开始破口大骂徐阶已经变成了严嵩那样没有脊梁和担当,只会对上言听计从的老狗!
对此徐阶也全然没有任何的反应。
而且在这一刻他也终于体会到了严嵩的艰难。
当初的时候,他以为严嵩是靠着谄媚嘉靖皇帝,靠着揣摩圣意才十几年来巍然不动的盘踞在首辅位置上。
现在看来严嵩之所以能上位,完全就是因为嘉靖皇帝在演他,最后不仅将严嵩演到了身败名裂的地步,也将其演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。
虽然,现在他被朝廷荣养在了昌平的秦城庄园,但其中的苦楚和心酸又有谁能理解?
徐阶想到了现在的严嵩,在这一刻,他仿佛也看到了自己去秦城和严嵩作伴的场景。
这一刻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,都是那么的身不由己!
而且,也都是儿子给埋的祸根.
是苦是毒都要咽下去.
五月中旬,文华殿的一次小型高层会议上。
徐阶正式呈上了《请开市舶司疏,系统阐述了对有限度开放海禁的建议。
徐阶的奏疏一如既往的文辞优美,论证严密,既考虑了国家利益,又兼顾了现实可行性,赢得了朱载坖的赞许,也赢得一众无关利益者的赞同。
而还有一方与海洋利益休戚相关者,则冷眼旁观着徐阶,似乎是要用目光审批徐阶的背叛!
“徐阁老此奏深得孤心。”
朱载坖赞赏的目光看着徐阶,那目光像极了当初嘉靖皇帝心情极好之时看严嵩的样子。
徐阶深深的埋头,“此皆臣肺腑之言。市舶司虽小,但事关重大,臣不敢有丝毫的懈怠。”
朱载坖满意的点点道:“徐阁老用心了,海禁之事,确需与时俱进。若是只按照从前的思路重开闽、浙两市舶司,显得朝廷过于小气了。”
“所以孤以为,既然要明定市舶司在未来朝廷之中的关键作用,就不该再像原来那般小气。这样吧,再增设几处。”
说罢,朱载坖就在徐阶的这份奏疏上面用朱笔加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。